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节(1 / 2)





  城隍老爷高高在上,左右有文武判官。具塑的泥身彩像,威严庄重。

  左玟恭恭敬敬地烧了那三根高香,供奉了香花瓜果。

  又写了一篇城隍爷表文,大意和之前对李磬说的一样。

  感谢城隍爷对本地鬼怪的约束,使他前日里得以获救。供奉十两银子做香火。又求了平安印带回。

  李磬也拿了二十两银子,捐出来给庙祝修缮庙宇。

  那庙祝得了香火钱,喜不胜收。几乎没把两个大方公子供起来。

  知道他们坐了许久马车,又热情地请他们到后堂静室稍作休息。

  这庙宇虽有些破旧了,但四周环境幽静,景象也怡人。

  静室里摆设全是竹木材质,有一副字,书以“清净无为”。有书橱,摆的都是道家典籍。

  李磬拿了本《悟真经》翻看,也不知他看不看的懂。

  左玟则走到窗边,推开窗牖。

  见窗外,近处似是个久不打理的小花园,花木枯败,杂草丛生。远处则恰好对着双峰山,山尖笼着薄雾,隐隐透出些秋色。宁静安详,让人心旷神怡。

  她拿香火“贿赂”了城隍老爷,不管是不是自我安慰,对今晚即将迎来的阴间审讯,都觉得心态轻松安稳了一些。也有了心情赏景。

  先赞赏一句,“双峰山却是好景致。”

  回眸看到窗檐外枯败的花园,又有些惋惜。“这般好的花园,不好好打理,任其荒废了着实可惜。”

  李磬放下经书也走到窗边,笑道,“不想表弟还是个惜花人。只是这庙宇连人都养不起,哪有闲情养花草呢。”

  说话间,庙祝已端着香茶进来。

  还是枯黄面皮,凹瘦的脸颊,如今看起来却是容光焕发。

  见两个书生都在看窗外,他奉上香茶,便说几句双峰山的典故。

  李磬端着茶盏到嘴边,眼神示意左岚看那庙祝,小声道,“如今有了香火钱,道爷说不得也有闲情逸致了。”

  左玟闻言忍俊不禁,借着喝茶的动作掩盖笑意。

  茶汤入口,香气在舌尖、两颊、咽喉回旋,满口生香。

  就听得李磬赞叹,“好茶,好水味。”

  庙祝忙接口介绍道,“这茶叶是双峰山上的野茶,水是从山上引下来的山泉水。我还烧了师傅留的一道灵符,师傅在时,每有好友来访才用烧那灵符的水泡茶……”

  “符水?”

  “符水!”

  两个声音同时响起,不过一个是惊奇,一个声音带点扭曲。

  惊奇的是李磬,扭曲的是左玟。

  李磬听得是眼一亮,把杯中茶汤一饮而尽。连表弟的异样都没注意到,就拉着庙祝问起灵符来。

  他二人交谈甚欢,左玟却是端着那清澈微黄的茶汤,表情微僵。

  听庙祝之前所言先师在世时常以此符水招待贵客,想来对身体也没什么危害。

  可是——

  她本来是个坚定的无神论者,奈何世界逼她封建迷信。

  满怀惆怅地走到窗边,趁那两个没注意,随手将剩下的半杯茶泼出窗外。

  一盏清茶,敬她早就不记得长什么样的政治老师。

  左玟:对不住了老师!以后,她就是封建迷信的好儿女了……

  窗外——

  微黄的茶汤恰好泼到窗檐下一枯败的花枝上。

  一丝丝凡人看不见的灵气随着茶水渗入花枝根部,灵气流转之下,枯败发黑的花枝上竟冒出了点点绿意。

  枯木回春,好不神异。

  第2章 一苇渡江

  左玟不知窗外之变故,未免李磬买太多骗人的符咒,便岔开话题问道,

  “听闻此间城隍老爷原是前朝的县令大人,可是真的吗?”

  那庙祝才以一两银子的价钱卖了一张符,听到左玟的问话,答,“正是如此。”

  随后就讲起了城隍老爷的事迹。

  原来是一年雨季连着下了十多天大雨,长江沿岸洪涝。在任的县令大人散尽家财救助灾民,又亲自督管抗洪,不慎死在堤坝上。

  百姓感念其仁心仁德,爱民如子。便在前朝皇帝大封天下城隍时上报其功绩,举为城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