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51节(1 / 2)





  老苏家人站在人群里,看着苏卫国被人夸奖,一个个心里都骄傲的不得了。

  特别是陈爱兰,从来没想过自家儿子竟然还能有这么一天。

  她心里庆幸的不得了,当初幸亏让青玉住进家里来了,要不然真没这一天了。

  连带着对让苏青玉进门的苏奶奶也变了态度,回到家里,她就轻声细语的和苏奶奶道,“妈,晚上给青玉蒸个鸡蛋吧,给她补补。给你和爸也蒸一个。”

  苏奶奶骄傲的抬着下巴,“是该给青玉补补,你安排吧。我和你爸也不客气了,毕竟青玉孝顺,我们要是没吃的,她肯定也不吃。记得给我多放点油,我最近嘴里没啥味道。”

  陈爱兰:“……”

  苏奶奶转身又去找苏爷爷,让苏爷爷给苏青玉再打个衣柜。

  苏爷爷乐呵呵道,“我看换张床比较好,这马上冬天了,那旧床睡着不合适,”

  “那衣柜和床都要。”苏奶奶道,“就把家里那几颗树都砍了。”

  苏叶一听,眼睛瞪圆了,“奶,那,那不是给我的嫁妆吗?还有我二哥和老三结婚用的。”

  苏奶奶道,“啥嫁妆?你到时候去学校食堂工作了,谁家还有脸要你的嫁妆?要是好人家,也不稀罕你几根木头。城里人那都是去买家具的。老二结婚就更不指望了,他那样儿八百年都娶不着媳妇,我再给他重新种几棵树都来得及。”

  “……”

  见其他人没说话,她还不乐意了,“咋了,都不舍得是吧,要当大队长了,要开拖拉机了,就不稀罕我家青玉了是不是?”

  这可说的严重了,搞得谁过河拆桥一样。再说这河不是还没过吗,更不会拆桥了。陈爱兰忍着肉疼道,“都给青玉,都给她。回头让有材砍树。”

  苏有材缩着脖子道,“行,我到时候找人帮忙,”

  苏奶奶特别享受这种自己说啥就是啥的感觉。她也知道,这一切都是青玉带来的。

  自从青玉来了之后,家里儿媳妇不敢给脸色了,小辈们也不像之前那样不把她当回事了。

  青玉有出息,还让她在队里有脸面。那孩子心眼也好,不止自己出息,还拉拔其他兄弟。这样好的孩子,还对她和老伴儿孝顺的很,说话也尊敬,好吃好喝的都给她。她不疼青玉疼谁?

  要说以前是因为大儿子才疼爱青玉的,那她现在就是完完全全因为青玉自己好,才更真心疼她的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因为徐技工要赶时间回海城那边去,所以红旗公社这边也赶着建砖瓦窑,通知苏家屯这边赶紧过去搞建设。

  这事儿是苏卫国去公社那边提的,大队这边自然也默认了是苏卫国来带队的。

  各个小队这边安排了人之后,苏卫国统一带人去公社那边干活。为了不影响各个队里的正常工作,队里这边没安排其他干部过去记工分,而是安排了苏青玉推荐的男知青张宇过去当临时记分员。

  开工这天,苏青玉也去了一趟。砖瓦厂的位置选在了公社附近的矮山下,临近河流,场地也很大。

  徐技工拿着图纸,指挥着大伙儿开工。在何书记先意思意思的动了第一铲子之后,意味着正式动工,大家就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。

  虽然建设的砖瓦窑不大,但是徐技工一个人干,也是忙得不得了的。

  苏青玉就站在吴主任身边,“主任,这徐技工走了之后,咱这砖瓦窑是不是就少了个支柱啊,咱是不是自己也培养个人才?”

  吴主任挑眉,“咋样,你这是有推荐的?”

  “不瞒您说,徐技工的儿子,就在隔壁大河公社当知青。他从小在砖厂长大,家学渊源,肯定懂一些,好培养。”

  “……”吴主任看了苏青玉半天,指着她没说话。

  这绕了这么大的圈子,总算是绕回来了。“你这是一开始打算好的?”

  苏青玉道,“主任,不瞒您说,我之所以和您提砖厂的事儿,不止是因为我们要建学校,还因为我在县里碰到过徐技工的儿子。他听说我搞了个加米厂之后当了厂长,就也想在他们那边搞个砖厂,自己当厂长。”

  吴主任:“……”合着他们公社这砖瓦厂差点就飞了。

  “我当时一想,与其在他们公社搞砖瓦厂,不如便宜我们公社啊,这样我不是能便宜的买到砖块吗,还能帮助咱们搞建设。就把他给稳住了,说他在那边人生地不熟的,搞了砖瓦厂不一定能当厂长,到时候被人捡了桃子都没地儿说,就让他给咱建砖瓦厂,咋样也能当干事。咱们公社要是没地儿安排,我那加米厂咋样也要给他这个功臣留个位置,您说是不是?反正和砖瓦厂比起来,这都不算事儿。”

  吴主任心情复杂,怪怪的,感觉就算知道这知青的小心思,也觉得她说的挺有道理的。

  苏青玉道,“我就这么一说,想着反正这边总要有自己的技术员的,安排徐技工的儿子,他肯定不会藏私,啥都教了。他儿子还有基础,学起来也快。但是您要是不同意,当我没说,以后我自己安排。我之前没提前说,就怕您误会,以为我是和公社谈条件,我要是想谈条件,早在徐技工来之前就提了。也不用等着图纸都画好了,都动工了才提,我就怕引起误会。”

  这倒是真的。吴主任心里想着,要是这知青提前提这事儿,他就算建砖瓦厂,肯定也要膈应一下的。

  他们就不喜欢下面的人和组织上提条件。那把组织当啥了?组织是能被威胁的?

  这知青别的不说,考虑问题还是很周到的。没让公社脸面不好看。

  至于安排一个岗位,那当然没问题的。毕竟这徐技工确实大老远的从海城过来了,办事也很尽心尽力,一点架子都没有。这期间也没提起过啥事儿。人家这诚意给出来了,他们公社也不会显得太小气。他儿子也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。当然,该敲打的还是要敲打。免得这知青同志以后闹出事儿来。年轻人还是要学会稳重,不能让她们太骄傲了。

  吴主任装作严肃道,“你们年轻同志还是要踏实点,以后心思少点儿。”

  苏青玉乖乖的点头,心道自己想的少点儿,那不就啥都干不成吗,还有啥砖瓦厂的。

  当然,领导教训还是要听听的。

  中午吃饭的功夫,吴主任就去找何书记说了这事儿。

  虽然这不是啥大事儿,但是作为办公室主任,任何事情,事无大小,还是要让领导知道一下。免得领导自己有别的安排,到时候冲突了。

  何书记听到这安排,也没意见。毕竟是当公社书记的人,管着整个公社大大小小的事儿,眼界格局也不小。安排徐技工的儿子总比安排一些没啥本事的关系户强。就道,“也行,我还想着公社这边是不是要给徐技工一点报酬,但是觉得不合规矩。这样安排也好。咱们也不能太小气了,以后万一还需要人家呢?对了,这个介绍徐技工过来的知青你是咋安排的?好歹也算是给公社办事了。”

  吴主任笑道,“她可不需要咱们安排,苏家屯那边的加米厂就是她开起来的。人家现在当厂长,有能耐。”

  “就那个年轻女娃?”何书记对苏青玉还有印象。毕竟这几天坐的车子就是苏青玉安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