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2节(1 / 2)





  十拿九稳再说。

  其他人逛街的时候,苏青玉则是去了县里机械厂这边,想要再给单位增加一台机器。现在生意多了,就必须增加机器了。另外一方面,她也要利用这台增加的机器再增加两个工作岗位,用这个岗位,来让队里人意识到,知识的重要性。

  苏青玉她们在县里逛着,苏爷爷和苏奶奶也在队里吹起来了。

  吹牛这事儿是苏家屯大队社员们的基本技能。

  一件普通的事儿能给吹出花儿来,更何况是苏家屯第一家厂子发工资这新鲜事儿呢。

  苏奶奶也不说的那么直白,先从苏青玉孝顺她开始说,“我家青玉啊,太孝顺了,昨天一发工资,就给我钱,让我买东西吃。”

  下面自然而然的就接话了,发工资了,这么快,发多少啊?

  苏奶奶就开始吹了,发的可多了,比咱队里壮劳力发的还多。

  然后说青玉说了,以后不止要发工资啊,还要学城里单位那套,发年节的福利呢。

  这就是真正的工人啊。

  这一吹下来,老人们可眼红了。

  谁家还没几个年轻娃子啊,都是年轻人,自家连十分的工分都拿不到呢,人家这都拿起工资了。比壮劳力还用的多。

  谁能不眼红啊。

  就问起苏奶奶,能不能和苏青玉说说,把自家娃子弄进去。

  苏奶奶心道你们想得美哟,我家孙子们都还窝着呢。

  她道,“这单位都有规矩的,我们青玉说了,没知识的干不了这活儿,要学人家单位考试呢。”

  “考啥啊?”

  “那就不知道了,肯定是知识分子才能考的。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么么哒,明天见。

  第28章

  不止苏家屯的工人们眼红厂里的岗位, 苏有福也眼红的不得了。

  之前他觉得厂子不挣钱, 都还打着主意, 一直等着苏青玉主动求队里支持呢。

  结果没等到苏青玉求助, 倒是等到人家发工资去逛县城了。

  这下子他更显眼红那个厂子了。

  能不眼红吗,他一个大队长说的好听, 其实工资也不高。要是厂子捏他手里,家里儿子和媳妇都能往里面安排了,而且那些想进厂里的人不也得给他送东西吗?

  苏有福觉得不能等了,队里这边该伸手还是要伸手。

  这毕竟也是队里的事儿。

  没等苏青玉回来,他就找大队部的干部们开会说这个厂子的事儿,还像模像样的搞了个主题——苏家屯大队加米厂整改会议。

  大伙儿一看这会议主题, 哪里还能不明白的。

  什么整改啊, 人家那边厂子红火着呢,苏有福这是搞事儿啊。

  在大队部里的都是苏家屯土生土长的人,当然也是为自己队里的社员着想的,要是能把厂子从知青那边搞过来, 那不是也是对其他社员有好处吗?但是现在当厂长的是苏青玉,那也是苏家屯的人,咱也不能不要脸的害自家人是吧。所以对这事儿有些不满, 在会议上也没发什么言论。

  特别是苏小六这个记分员, 对苏青玉印象还挺好的。

  等会议结束之后, 就写了个纸条子给了苏奶奶,让苏奶奶转交给苏青玉。

  苏青玉倒是不知道这些事儿,她这边又从县里机械厂那边拉了一台加米机回来了。

  大伙儿又用工资买了点需要的东西, 高高兴兴的坐着拖拉机,算得上是满载而归了。

  从车上下来的时候,可把屯里其他人羡慕坏了。

  “青玉啊,这是又要加机器啦?”

  “是啊,厂里忙不过来,得加机器。这次要加两个工人名额,我们准备在屯里公开招聘,回头我们写了招聘要求,符合要求的都能来报名参加招工考试。”

  这惦记了一天了,一下子听到这好消息,大家乐坏了。

  “啥要求啊,你赶紧说说。”好些人等不及了,想早点回去和家里孩子们说说,让提前做准备。”

  “具体的咱现在也不好说,但是最起码要中学毕业,能写会算。”

  这一下子就排除掉好多人了,但是也有少数家里有念过中学的,立马就急匆匆的回家了。

  厂里要招人的事儿,其他人也是刚知道呢。围着苏青玉道,“咱们厂里真要招人了?”

  苏青玉道,“是啊,马上就要多了新同事了。”

  “那其他男知青也能来参加吗?”

  “当然,一视同仁。”

  一些和男知青处的好的女知青也赶紧去通风报信了。

  很快,队里人知道大队厂里要招工的事儿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