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3节(1 / 2)





  去就去呗,曹盼无所谓,多多益善,哈哈……

  月旦评,起于汝南人士许邵兄弟,许邵兄弟主持对当代人物或诗文字画等品评、褒贬的一项活动,常在每月初一发表,故称“月旦评”。

  无论是谁,一经品题,身价百倍,世俗流传,以为美谈。因而闻名遐迩,盛极一时。

  昔日曹操声微时,曾求于许邵,许邵不耐烦曹操的纠缠,给了曹操一句评价,谓君清平之奸贼,乱世之英雄。

  曹盼对于这话十分认可,曹操有本事,生于乱世只是给了他更快表现自己的机会,所谓奸贼也好,英雄也罢,寻常人就是想做都不一定能做到,有什么好计较那好与坏。

  而经过那么多年的变化,月旦评设于许都,变成了每月的初一当众品读那士人之作,评价一二。

  眼下许都最负盛名的才子非是杨修无疑,是以月旦评由杨修主持,评天下文人之作。

  “小娘子来了!”人流涌聚之地,曹操带着人站在一旁的高处,能将四周看得一清二楚,当然也见到了一身男装的曹盼缓缓走来。

  藏于人流之中,上头识得曹操的人都看不见曹操,曹操专心地等着曹盼上去。

  此时杨修刚刚点评了一个人,只给了个下的评论,那人沮丧地离开了台上,一身白衣的杨修朝下扬手道:“还有哪位要上来。”

  “我来!”曹盼既然来了,当然不会耽搁,这不就往台上走去。

  “咦,是个小郎君呐!这才多大了,竟然也敢来月旦评,书才读了几本呐!”眼见曹盼走了上台,站在杨修的对面,下面的窃窃私语,曹盼听得分明,却不在意。

  “小郎君今岁几何?”杨修还是第一回遇到这么年纪的小郎上台,而且曹盼长得眉清目秀的,叫人看得赏心悦目,是以杨修有此一问。

  “九岁!”曹盼并不避讳报出自己的年龄,下面的人倒抽一口气,才九岁就敢来月旦评,好胆量。

  “不知小郎君哪里人士,姓甚名谁?”杨修继续地问曹盼的信息。

  “许都人士,明心!”曹盼将郭嘉早给她想好的说词,杨修浅浅一笑,“不知小郎君的文章为何?”

  “论天下之势。”曹盼将自己的题目说出来,一片倒抽。

  区区一个九岁的稚童,遑论天下之势,好大的口气啊!

  哪怕是曹操也想不到曹盼竟然如此大手笔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关于更新的问题请大家各抒己见,你们是喜欢我一天一次三更完呢,还是分三次更新?

  第040章 论天下之势

  曹盼已经将自己写好的文章递上去,杨修一顿还是接过了,曹盼道:“天下之势,不知杨公子有何见解。”

  会做诗会写文章的人就等于是国之栋梁吗?曹盼向来不觉得这两者可以相提并论。

  杨修道:“今天下,丞相一统北方,江东之地以孙权而据之,天下诸侯,无能出丞相左右者,丞相必能安定天下,一统大汉河山。”

  一出口就是场面话,曹盼道:“依杨公子所言,丞相费时几何而以平定天下?”

  那么刁难的问题叫杨修的脸一僵,杨修道:“小郎君的文章既是论天下之势,我倒是想听听小郎君的高见。”

  曹盼道:“天下之势,群雄并起,能据守一方者,没有哪个是简单的。丞相平定北方,然久战而胜,将士已起骄纵之心,意平定江东,荆州之地,难!”

  “江东孙权,历三代而守,百姓未受战乱之苦,是为乐土,是以孙氏得江东之民心,更得江东名士的拥护。而丞相适才平定北方,北部更有匈奴,鲜卑等异族虎视眈眈,当务之急不可攻,而是要安定后方,将所夺的城池牢牢地攒在手里,叫旁人撼动不得,令百姓修养生息,至少五年内不再起大战。”

  “而今天下能与丞相抗衡者,一为孙权,二为刘备。”曹盼道:“昔日丞相与那位刘皇叔青梅煮酒论英雄。刘备今虽势微,来日必然成势,而与丞相相抗!”

  刘备之名,知之者不多,而曹盼既然说此人将来必能与曹操相抗,别说是杨修了,就是曹操自己也不是很信。

  “小郎君虽有傲视天下之心,未免危言耸听了。”杨修显然也是不相信曹盼的话,曹盼道:“若依杨公子所言,丞相必能为大汉一统天下?”

  拿了刚刚杨修说的话来问,杨修张嘴想说,话到嘴边又给咽了回去。

  “天下动荡,非一时之乱,意平定天下,不是动动嘴皮子喊喊口号就行的。”曹盼冲着杨修扬眉说着,杨修道:“依你之见,天下难以一统?”

  “说难不难,说易不易。端看天下英豪,谁更棋高一着。”刘备得诸葛亮而得以立蜀,孙权得父兄之势,必成一国,江东才子数之不胜,那都是孙氏的资本。

  “依你之见,天下大势,诸侯相争,争的是什么?”

  “人才。争的是人才。一将无能累死三军,得一才而得天下者数之不胜。如汉高祖若无萧何张良相助,汉室何立?”据经引典,如今的汉室,谁人不知汉高祖刘邦原不过是一个亭长。

  西楚霸王项羽何等英雄人物,最后不是还落得一个乌江自刎的下场?

  曹操看着曹盼眼睛发亮,后续无以才,何争天下。曹盼早就已经明白了这一点,如何不叫曹操欢喜。

  低头看了一眼旁边的郭嘉,问道:“莫不是奉孝教的?”

  “小娘子的文章嘉未阅之,一会儿定要好好读读。”郭嘉从旁否定了曹操的猜测,曹操更开心了,曹盼所思所想皆出于自己,这就更好了!曹操欢喜雀跃,冲着郭嘉道:“奉孝啊,我要谢你,重谢。”

  郭嘉笑道:“是我该谢你,送了我这般的好弟子。”

  如此的出彩的弟子,将来必定超越他,好,甚好!只是不知他还能不能看到曹盼大发异彩的一天?

  按下发痒的喉咙,郭嘉忍着不让自己发出声音来,曹操是喜形于色,曹盼已经下了台,她来又不是想要得到杨修的点评认可,她只要把她自己想说的说出来,天下之势,端看以后发展。

  不过,杨修不好以大欺小,曹盼离去没拦着,但是很快曹盼被人给堵了。

  “年岁不大,口气倒是不小的。遑论天下之势,你以为自己是谁呢?”曹盼看不到人,听动静能辨别围住她的有几个人。

  挽着袖子曹盼问道:“所以,你们打算怎么着?”

  额,本来以为他们四个堵着个人能把人吓着,万万没料到曹盼不是个正常人。